如果從群體的角度,而不是從個體的角度來看反脆弱性的話,我們會得到相似的結果。
在階層存在的狀況下,一個群體不是整體的單位,而是由眾多不同階層的次單位所組成。群體的反脆弱性,必然來自群體內某些次單位的脆弱性,因此群體內部的壓力造成的部分破壞與失序,有助減緩群體面臨的外部壓力。
把視角放在個人的尺度,我們可以用「毒物興奮效應」來解釋反脆弱性,這指的是生物暴露在低劑量的毒素和其他壓力源時,會產生的有利反應,而這些毒素及壓力源在高劑量時,則會產生完全相反的效應。例如歷史中尼祿的母親為了防止被兒子毒殺,會定期服用低劑量的毒藥,等到身體習慣之後,再逐漸加高劑量。對於尼祿的母親來說,服下低劑量的毒藥之後,身體內較弱的細胞與組織會先死亡,留下來的都是較強壯的細胞與組織,再加高劑量後,又會造成一波較弱的組織死亡,留下來的細胞與組織比前次還要強壯。經過幾次的試煉後,尼祿母親的身體將不會受到毒藥的傷害,除非毒藥的劑量非常高,超過尼祿母親身體可以承受的範圍。
而把視角放大到一個物種,我們可以用細菌的抗藥性來解釋反脆弱性。細菌在遭受到抗生素的壓力下,部分無法承受抗生素作用的細菌會死亡,少量可以在抗生素作用下存活的細菌,會具有生存優勢,進而大量繁殖,最後大多數的細菌都對該種抗生素免疫,細菌群體藉由進化來提升反脆弱性。除非發生物種滅絕等級的災難,某則在某一限度內,不確定性和擾動越多,最適者繁殖和隨機突變造成的影響越大,因此進化是藉由突變和環境的不確定性得益,雖然壓力造成群體部分的個體死亡,但是存活下來的個體擁有改善群體的特質。
系統的範圍小至一個個體,大至一個群體,受到壓力呈現出來的反脆弱性特質是相似的,這種系統整體與次單位的關係,與數學中的碎形自我相似相同。碎形自我相似的意思是一個粗糙或零碎的幾何形狀,可以分成數個部分,且每一部分都與整體縮小後的形狀相似。而反脆弱性的特質也可以分成數個階層,每一階層的反脆弱特質跟群體的反脆弱特質相似。
反脆弱具碎形自我類似特質所代表的意義是,無論從任何一個階層切入,反脆弱性的特質都是類似甚至相同的,因此某一階層的反脆弱性運作機制,可以當作另一個階層的參照。
因此我們歸納出兩個結論:
- 一個系統內部的某些部分可能要具有脆弱性,整個系統才能擁有反脆弱性,犧牲系統內某些脆弱的部份,往往是系統整體提升反脆弱性必須經歷的過程。
- 如果不知道怎麼提反脆弱性,我們可以思考一下細菌與抗生素的關係與抗藥性的運作機制,並且把它套用在我們想要改善的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