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對於警察攻堅的場景應該不陌生吧?各國的攻堅行動都差不多,大批警察悄悄的聚集在某個房子的入口處,然後由一個訓練有素的警察把門口破壞,然後一堆人荷槍實彈衝入房子,大聲喊:「警察!趴下!」如果他們發現有人試圖拒捕的話,就會視情況動用武力,有時候可能會朝嫌犯開槍。
在某一個美國警隊的攻堅行動之中,警察破門而入,逮捕了五個涉嫌持有毒品跟槍械的嫌犯。但是他們發現除了那些嫌犯之外,還有幾位抱著襁褓中嬰兒的媽媽,她們因為懷中的孩子大哭而顯得很不安。
這時候有位警察注意到了這個情況,他逕自走到廚房去,抓起奶瓶,幫那幾個嬰兒泡牛奶。這是何解?
心態影響行為
很多坊間的書都主張行為造就結果,這個概念通常是暗示讀者只要照著模仿書中倡導的行為,通常就可以達到差不多的結果。但是實際上可能沒這麼簡單,我們應該都有過看完一本書之後,想要照著書本中的步驟去做,但是最後發現理論跟結果落差太大的情形,最後只好放棄理論。
麥肯錫公司的研究指出,一個人不論做甚麼事情,都可以看出行為背後的心態,其他人會根據那個人的行為跟心態做出回應,因此行為的成效取決於心態,若想要改變行為的話,我們就必須先改變心態。
人的心態基本上可以分離成兩種極端的模式:向外心態跟向內心態。
請注意,不是「外向」,而是「向外」。
具有向內心態的人,所有的行動都是為了自己,他們會聚焦在自己的身上,而其它人在他們的眼中,充其量就是實現自己目標的工具,或是障礙物。所以跟有向內心態的人一起工作,很容易會被這些人逼到躲進自己的箱子裡。
而向外心態的人,會考慮大家的共同目標,因此採取行動時會朝向大家都想要的結果前進,他們也會關注其他人的需求、目標跟挑戰,並且真心地把其他人當成人看。
向外心態的工作模式
向外心態的工作模式有三個步驟:第一個步驟是看見其他人的需求、目標跟挑戰,第二步是調整自己的作法,為其它人提供更多的幫助,最後一個步驟是評量自己所做的事情對其它人產生的影響。
有個故事是這樣的:從前有一個小朋友,上課不專心,並且會干擾其它同學上課,一般的老師遇到這種狀況就是給予處罰,可能是站在教室最後面,也可能是帶到另一個空間,但是這種方式對這位小朋友沒有用。
有天這位小朋友又在課堂上調皮搗蛋了,他躲到窗簾裡面,叫不出來,老師原本想要繼續叫這位小朋友罰站,但是他轉念一想:如果我很愛他的話,我該做甚麼?老師想了想之後,走到窗簾旁邊,跟他說:「你在玩躲貓貓嗎?可是我在上課,如果你可以等我的話,我等等跟你玩!」
老師講完話之後,就回到講台繼續上課,那位小朋友就站在窗簾裡面直到下課,下課後老師第一件事情就是走到窗簾旁邊,把窗簾掀開,並且跟那位小朋友說:找到你了!
小朋友很開心,嚷嚷著要跟老師完第二次,老師也答應了,他們一共玩了三次。下一節課,小朋友就安靜的坐在位子上聽老師講課。
最重要的第一步
改變心態最重要的第一步,就是主動踏出我們期待對方先踏出的那一步。兩個向內心態的人會背對彼此,並且忽視對方的需求,他們都在等對方看見自己,不過他們都拒絕先改變。
如果每個人都抱著向外心態的話,那麼這個世界會更好,只是要達到這種理想狀態,必須要有人先開始改變,不論是否收到對方的回饋。這種單方面的改變,正是領導的關鍵,只是願意這樣做的人不多,而且人們不這樣做的理由,正因為是彼此的向內心態,讓自己有正當理由只照顧自己。
因此如果我們從自己開始做起,放下那些內心的抗拒,並且開始去做那些我們希望對方做的事情,那麼事情就會開始變好。
結語
回到開頭故事那個警察,他在腎上腺素飄高的攻堅場合應用了向外心態的工作模式:他在確認現場無立即危險後,他看見有幾個媽媽的小寶寶因為受到驚嚇而大哭,他注意到這些媽媽需要安撫小寶寶, 然後他開始設想他可以為他們做甚麼事,他想到了他可以去廚房幫他們泡個牛奶,讓這些媽媽們可以安撫小寶寶。
這個故事給我們的啟示是,即便是在劍拔弩張的攻堅行動之中,只要我們願意,我們還是可以把外向心態的工作模式用在這。雖然我們可能不會有在這種場合幫別人小孩泡牛奶的機會,但是我們可以做的是跳脫受害者情節,把自己的思維轉換成向外模式,勇敢踏出合作的第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