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每天的行為有很高的比例是由習慣來驅動。早上要不要賴床?是一種習慣,早餐吃甚麼?是一種習慣,開始上班第一件事情是先收mail?是一種習慣,上班上到一半會看臉書?這個也是習慣。
不少人想要培養好習慣,並且戒除壞習慣,不過偏偏壞習慣的黏著力比好習慣高很多,所以有些人的生活就被壞習慣主宰,過著一個不想要的生活,但是卻不知道從何改起,並且宣稱自己意志力薄弱,沒辦法維持好習慣,也沒辦法戒除壞習慣。
其實習慣與意志力無關,如果要用意志力維持好習慣或戒除壞習慣的話,當然會失敗。在這一篇有討論到,要改變習慣,要從身分認同的改變開始,以小明為例,他想要培養閱讀的習慣,一開始他單憑藉著想要培養閱讀習慣的衝動來維持閱讀習慣,但是衝動總會被現實生活消磨殆盡,所以小明增加了一個「知識工作者」的身分認同。從他開始認同自己是個知識工作者開始,他想要閱讀的動力有增加一點,不過他一忙起來或是有其它事情要做,他就會忘記閱讀,有時候是躺在床上準備睡覺時,才發現今天忘記把書拿起來閱讀。
但是小明也不是真正忘記,他的書就擺在桌上,只是書本的旁邊擺著手機,有時候他往書本的方向看過去,吸引小明目光的不是書本,而是手機,他拿起手機想說滑個15分鐘就好,甚至設定了鬧鐘,不過鬧鐘響了,他把鬧鐘按掉,繼續滑手機,他也試過閱讀30分鐘才可以滑手機15分鐘,不過成效不彰,拿起手機一滑就是半小時起跳。真正讓小明提不起勁閱讀的原因是書本的內容對他而言太遙遠,小明看的書沒辦法直接用到他的生活之中,所以他不知道為何閱讀,雖然他認同知識工作者的身分,不過他不知道要怎麼開始把書本的知識用在生活中。
《原子習慣》說,從科學的角度看習慣的養成,可以分成四個步驟:提示、渴望、行動及獎賞,任何的習慣養成都會成功經歷過這四個步驟。提示是促使大腦啟動一個行為,提示的形式可以是任何行為,可以用看的、用聽的、用聞的、用摸的、用感覺的、甚至是想到都可以是提示,只要能讓大腦開始啟動一個行為的訊息,都可以是做提示。第二個步驟是渴望,這是所有習慣的動力,我們經過提示之後,有了渴望,才會讓我們想要進行後續的步驟。第三個步驟是行動,行動可以用想法或是行動的方式展現,而行動的發生與否取決我們收到的刺激以及阻力,如果刺激大於阻力,就會產生行動,反之則否。最後一個是獎賞,獎賞滿足了渴望,也是教育我們自己那些行為值得被記住。
以小明來說,他看到手機,這是一個提示,讓小明的大腦開始啟動「滑手機」這個程序,然後小明開始渴望滑手機,因為他開始想像手機的影音刺激,可以看臉書訊息、可以看youtube、也可以看PTT,這份渴望驅動著小明伸手去拿手機,當他拿到手機開始看內容之後,影音刺激滿足了小明的渴望,這個過程對於小明而言是一個獎賞,所以他養成了滑手機的習慣。
相較之下,他看到書本,這個也是一個提示,小明的大腦也開始啟動「拿起書本閱讀」這個程序,但是小明並沒有渴望閱讀,首先是書本的文字相較於手機的影音效果是比較無聊的一個選項,而且看書要耗費能量去記憶,有時看不懂內容,需要停下來思考,太累的時候還會想不出來。有時小明憑藉著意志力,終於拿起書本閱讀,但是書中的內容並沒有辦法立刻帶給他滿足感或成就感,所以閱讀沒有構成一個獎賞,因此小明無法養成閱讀的習慣。
雖然小明增加了知識工作者的身分認同,不過他要透過習慣養成的四個階段來培養閱讀習慣,並且戒除滑手機的習慣,他才算是真正的用行為結果來應證他的身分認同。現在他知道他可以從四個階段來培養好習慣,並且戒除壞習慣。
人生的事實是殘酷的,如果想要獲得不同的結果,我們就是要採取不同的行動,相信大家或多或少都可以在自己的身上看到小明的例子,因此現在就做出果斷的決定,讓我們一起練習習慣養成四階段,培養好習慣,並且為自己贏得不一樣的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