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心農場》這個臉書的外掛遊戲在當時是一個前所未有的創舉,它提供了一種動力讓我們跟認識的人聯繫。在農場裡面我們可以種菜,還可以偷別人的菜,有人覺得偷朋友的菜很好玩,當然我們也要防止別人來偷我們的菜,所以我們有空的時候就會上去看看自己的農場是否安好,甚至會掛在遊戲中,只為了守著農場,不要被朋友偷摘菜。
幸福是連接詞
《開心農場》提供了一個跟我們認識的人互動的動力,我們可以在農場裡面種菜,我們也可以去朋友的農場偷菜,有時候偷菜的樂趣還比較高。對於我們在農場裡的作物,我們也是要小心維護,不然會被別人偷走,就是這種不可預知的節奏,讓人保持期待,我們思考下一步,但是不知道甚麼時候可以出手。
遊戲的上癮性使我們主動擴展社交網路的成員,如果不是遊戲,這些人很有可能會被我們忘記,即便是朋友,有了社交網路遊戲的幫助,那些我們很關心但是日常生活很少往來的人,就會增加往來的頻率。當開心農場流行時,很多在實體生活中不常聯繫的朋友,會因為遊戲的任務而開始熱絡起來。跟某人一起玩遊戲,意思是會在短期間內跟對方有頻繁的交流,即使是一起玩網路遊戲,但是我們在一起的感覺,維持了遊戲跟友誼的熱度。
研究指出,我們的幸福跟其它人交織在一起,不管是家人還是朋友,幸福都是一個連接詞。像這種社交遊戲,都是有意識地強化社交網路,我們在遊戲裡的每個舉動,都是在跟朋友結合與聯繫,我們需要從生活裡汲取更多社交的連結。但是目前的社會趨勢是我們越富裕,社會性就越少,我們會把自己關在名為豪宅的區域內,並且四週用高牆把我們跟社會隔開來,我們以為自己的生活品質提升了,但是本質上我們只是把自己關在牆內,這個似乎是不太正確的發展方向。
快樂的尷尬
研究指出,玩遊戲帶來的特殊社會情感之一是互相調侃,這是強化我們彼此正面感受最有效也最迅速的一種方式,調侃在幫助我們建立和維持積極關係中有重大的作用。調侃就像是社交疫苗,刺激接受方的情緒系統,帶有調侃意味的垃圾話令我們輕微地喚起彼此的負面情緒,我們會激起微量的憤怒、痛苦或尷尬。
這種微笑地挑釁具有兩個結果,第一個是確認了彼此的信任程度,因為調侃展現出了傷害能力,但是同時顯示地是自己無意傷害,互相調侃地雙方在這個互動的過程很自然而然地建立信任。第二個是給予對方較高社交地位的機會,讓別人體驗更高的地位,可以強化他們對我們的正面感受,因為人都喜歡和提高自己社會地位的人相處。
我們都是因為感覺良好才調侃別人,也接受被調侃,但是感覺良好的原因是在於可以建立互信。大多數人可能沒有發現為什麼調侃可以建立社會連結,但是他們都受到調侃之後帶來的正向情緒,這種情緒獎勵我們重複互相調侃的行為。
間接的驕傲
有一種情緒叫做納奇斯(naches),這是意第緒語(Yiddsh),意思是我們教導或指點的人成功後,我們產生的驕傲感。在玩遊戲時,指導親友會讓我們感到心以及更親密,研究指出,這種情緒的用意在於強化群體生存的機制。
我們對身邊人的成就感到幸福,是為了確保我們對他人的發展和成就進行投資。納斯奇股勵我們投資別人的發展跟成就,這樣有機會可以形成大家都受益的支持網路。如果我們沒有投入資源的話,我們就會對於別人的成功感到既度或是怨恨,要產生納奇斯的感覺,我們必須要投入跟支持。
大部分的父母對於小孩的成就都可以算是有投入資源,所以他們常處在納奇斯的感覺,但是其它關係就比較少產生納奇斯的感覺,基本上我們處在一個強調個人成就的社會,如果我們把失敗或成功看成個人事情的話,那我們就沒有理由投入資源支持他人了。
結語
玩家決定要和陌生人玩還是和現實生活裡認識的人玩,其實就是在建立新關係或是鞏固就關係中選擇。大多數人會選擇鞏固既有關係,不只是所得回報更大,也會與我們的日常生活更有明顯的連結。
但是還有另一個因素需要考慮:對抗寂寞。不提及遊戲在幫助我們對抗寂寞的過程中扮演的角色,是無法討論社交獎勵的,一般而言我們更樂意跟朋友一起玩,但是如果做不到的話,我們寧可和陌生人玩。從整體社會的角度來看,我們或許覺得與認識的人越來越疏離,但是遊戲可以成為維繫真實生活的關鍵社交線索,其實也是一種不得已的手段。
沒辦法去朋友經營的菜園拜訪的話,起碼去對方的《開心農場》幫忙一下,或是偷個菜,也算是一種維持社交的方式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