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時候當我們想要糾正別人的行為時,會選擇不要把話說死,這時候我們說出來的話中會有比較多模糊字眼以及間接的表述方法。
我們以為這樣子做可以在比較不尷尬的情況下傳達我們的訊息,不過接收到訊息的人,就好像在霧裡看花,看起來很像是花但實際上不知道是不是花,不確定的部分就會用臆測來取代事實,所以沒說清楚的情況下就會產生一連串的模糊、混淆以及臆測。
解決這種情況的最好方法就是不要再使用模糊以及表徵性的語言,就直接討論特定的行為。如果只談表徵,很容易就會發生混淆,第一個原因是每個人對於表徵行為的認知是不一樣的。就拿守時來說吧,比如說約個會議,有些人是會提早個5分鐘進會議室準備,但是有人就是會等到約定的時間到了,才動身前往會議室,然後把東西放下後還去上廁所,重點是他覺得他很守時。第二個原因是糾正特定行為比糾正表徵行為容易許多,比如說要求大家會議前5分鐘到場準備比要求大家不要遲到容易多。
如果能用語言準確描述具體行為,對方就可以理解我們在意的地方為何,這個也是處理問題最有效的方法之一,只要我們能夠清楚的表達我們的期待,一旦對方知道目標在哪,通常都會願意配合。不過有些人認為把言語拆解、確認跟再改造,這樣子有點怪,但是只要有臆測的成分存在,表達就會被曲解,所以我們要把我們的語言改造成描述特定行為為主的表達方式。或許在溝通的過程中會需要不斷的確認雙方的認知是否一致,但是卻省下了因為誤解而衍生的無效時間,最好的方式就是請對方用自己的話說一次已達成的共識,確認雙方的認知是否相同。
描述行為為主的言語,在實務上有幾個小訣竅。第一個小訣竅就是要說活人才可以做得到的事情,意思是對話中要包含實際的作為,例如「不要走出那扇門」,這句話就無作為,光是站著不要動就可以完成,要改成「請待在這個房間內」,這個句子的隱含的意思就是對方可以選擇走出去,但是我們要求他們待下來。
第二個小訣竅是不要說「不」,科學家用核磁共振掃描在閱讀句子的人,發現不管句子有沒有「不」這個字,大腦有反應的部分都會在同一區塊,這說明了「不」跟我們的大腦運作無關。而且說「不」會造成反效果,例如「不要去想白色的大象」,結果只會讓人滿腦子都是白色的大象,與其說「不」,不如改成以行動為主的要求。
第三個小訣竅是以描述期待的行為為主,如果我們都圍繞在缺點打轉,那麼解決問題的機會不大,因為人們都不喜歡聽批評。依此我們要把對話聚焦在我們期待的行為上,這樣子對方接收到的就不是我們提出來的批評,而是我們的期待,對方會有比較高的機率配合。
若一個團隊若是都使用以描述行為為主的語言,對話都會聚焦在行為本身,團隊的個別成員都會感受到對彼此的尊重,但同時也清楚自己的那些行為需要改變。因此我們要相信精準而明確的談話是有效的,使用以描述行為為主的語言,可以讓我們輕鬆的移除對話情境的個人因素,也就不會因為講話有針對性而起衝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