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生命的物體,似乎在某種程度上都具有反脆弱性,但反之則否。
但生命兼具脆弱性和反脆弱性,例如人的肌肉會因為增強負重而變強壯,不過負重超過某個限度後,肌肉還是會崩壞。絕大多數沒有生命的物體,受到壓力時,最後不是引發材料疲乏,就是崩壞。
乍看之下,反脆弱性似乎是用於將事物劃分成有生命與無生命的判別依據。不過有些人造的事物如經濟活動和文化行為,也具有反脆弱性,因此用是否有生命作為劃分的基準,似乎不妥。我們把這兩種類型的概念抽取出來,給予一個比較概念性的敘述,叫做複雜(Complex)系統與非複雜(Noncomplex)系統。
另外,《反脆弱》這本書的譯者是用「深奧系統」與「非深奧系統」,不過我覺得用「複雜」這個詞比較能夠表達接下來我要講的事情。
非複雜系統內的元素互相依存程度低,輸入跟輸出有很明確的邏輯關係,汽車就屬於非複雜系統,我很清楚的知道踩油門,車子就會加速,踩剎車,車子就會減速。我甚至可以知道油門踩多用力,車子會開多快。
而複雜系統內的元素互相依存的程度很高,以系統的角度來說,就是系統內的存在調節迴路,我們需要從生態系的觀點來檢視問題,例如在農村把惱人的麻雀全殺死之後,被麻雀視為食物的昆蟲數量也會迅速增加,所以在不久後會帶給農村另一種災難。在複雜系統中,「因果」的概念本身就值得商榷,不是很難察覺,就是很難定義。
複雜系統內息傳遞的媒介是壓力因子,壓力是一種資訊,而且資訊的傳輸機制比我們想像中複雜,我們很難馬上從複雜系統的表面,疏理出系統運作的邏輯,原因是系統中的元素互動具有非線性,而且也因為這個緣故,特定事件的可預測性很低。
一個系統是否有反脆弱性,存在著一些限制條件,主要關鍵之一是作為傳遞訊息的壓力因子。壓力因子可以分為急性壓力因子跟慢性壓力因子。
急性壓力因子在概念上可以看成是一場突發事件,例如在史前時代的人遇到猛獸突然挑出來,這種壓力因子比較好,因為猛獸突然跳出來,不管是逃命或是跟猛獸打鬥之後,可以讓身體復原的時間比較多。
慢性壓力因子最典型的一種就是職場壓力,與急性壓力因子相比,慢性壓力因子是以較緩和而持續的方式影響我們的身體,雖然較緩和,但是一直都在,我們的身體沒有復原的時間,因此對我們的傷害比較大。
具有隨機性的環境,不會讓我們受到慢性壓力的傷害,這也是為什麼人在自然的環境會比較健康的緣故。
最後,我們可以得到以下結論:一個內部元素依存度較高的系統,並且要有夠多的急性壓力因子以及夠少的慢性壓力因子,該系統就會具有反脆弱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