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content
Menu
敦厚工科男的專案管理應援團
  • 部落格文章
  • 關於我
  • 服務與聯絡資訊
敦厚工科男的專案管理應援團
2020 年 3 月 27 日

如何改變人類行為

人類為了達到某種目的而採取某些特定的行為,當這種行為所帶來的結果對他/她有益處時,這種行為就會重複出現;而如果這種行為所帶來的後果對他/她沒有益處甚至有害處時,這種行為的頻率就會降低甚至消失。這種效應稱為增強效應,而如果有某種事物可以有效增加或降低行為出現的頻率,這種事物稱為增強物。

增強效應可以用來有效改變人的行為,分成兩種類型:強化與懲罰。

強化

強化分成兩種:正強化與負強化。正強化改變人類行為的作法的機制是當對方出現某個行為之,他/她喜愛的事物會增加。身為人類,最有效的正強化方式是讚美,不過讚美要強化的部分是當事者可以控制的行為、正確的行為以及付出的努力,而不是讚美他們可以控制的天生能力、才智或天分。正強化的例子是在小小孩學會自己穿衣服之後,讚美他/她很棒,會自己穿衣服,並且鼓勵他/她常常自己穿衣服。

而負強化改變人類行為的機制是當對方出現某個行為之後,他/她厭惡的事物會減少,例如抓癢,伸手抓癢之後,搔癢感會降低。我們可以反過來利用負強化,如果我們要改正某人的某個行為,我們可以先添加他/她厭惡的事情,再要求他/她做出期待的行為,例如早上的鬧鐘就是用這種機制來叫我們起床,這種效應叫做逃脫制約。如果這個反映迴路已經訓練的夠久,甚至他/她會在厭惡事情出現之前就先做出期待的行為,例如提早改變路線避免塞車,這種效應叫做迴避制約。

辨別強化的類型是一個重要的問題,因為正向跟負向的強化不一定會以對立性存在,例如進食降低飢餓感的同時,也增加了愉悅感,所以有時候我們消除了某個我們不期待的行為,但同時會出現另一種我們意料之外的行為。

比起持續性的強化效應,間歇性的強化效應對於改變行為的效果比較好。理由很簡單,如果某人每一次做某件事情都會得到獎賞,那麼他/她下一次做這種行為的時候,也會預期得到獎賞,但是間歇性強化對於他/她的意義就像是賭徒在賭博一樣,得到獎賞的機率不固定,所以這個過程對於他/她就會像賭徒效應一樣,他/她會更頻繁的出現期待行為,甚至在我們沒獎賞的情況下,他/她也會自己做到。

懲罰

懲罰也分成兩種:正懲罰跟負懲罰。正懲罰的過程是當他/她出現我們想要改變的行為之後,我們增加他/她討厭的事物,例如打罵式的管教就是基於這種邏輯。而負懲罰的過程是當他/她出現我們想要改變的行為之後,我們減少他/她喜愛的事物,例如足球賽的紅牌機制或是籃球賽的犯規五次就下場。懲罰是有缺點的,除了情緒上會使人恐懼、生氣甚至焦慮之外,也有可能會增加暴力傾向,因為被矯正行為的人可能會習慣懲罰強度,下一次的懲罰就需要更高的強度才可以維持同樣的懲罰效果。最後懲罰除了控制特定的行為外,也會影響到其它的行為。

懲罰的替代方案

懲罰的第一種替代方案是改變環境,例如把增強物移除,削弱強化效應,例如課堂上吵鬧的小孩是因為想要得到關注,如果我們這時再公開責難小孩,那麼就會形成強化效應,所以這時採用較低調的管教,反而比較有效,另一種是直接改變環境,例如把吵鬧的小孩帶到一個沒人的房間,他/他就會開始冷靜。

第二種替代方案是差別性增強,意即我們只聚焦並且強化我們想要的行為,例如在課堂上我們給予安靜坐在位子上的小孩獎賞,而不是處罰那些調皮的小孩。這種只針對目標行為的強化,好處是讓當事者知道哪些行為不被鼓勵,以及哪些行為是被鼓勵的。

結語

只要方法對了,人類的行為是可以改變的。或許有人會批評改變或糾正行為跟操控行為沒有兩樣,的確在手段上面,改變或糾正行為跟操控行為是一樣的,但是兩者的區別在於目的以及意圖不相同,我們只要確定自己的意圖是良善的,再加上人性本善的信念,我們就可以走出世俗對操控的負面定義。

分享此文:

  • 按一下以分享至 Facebook(在新視窗中開啟) Facebook
  • 點這裡列印(在新視窗中開啟) 列印
  • 按一下即可以電子郵件傳送連結給朋友(在新視窗中開啟) 電子郵件
  • 分享到 LinkedIn(在新視窗中開啟) LinkedIn
  • 按一下即可分享至 X(在新視窗中開啟) X
  • 分享到 WhatsApp(在新視窗中開啟) WhatsApp

相關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必填欄位標示為 *

文章分類

  • 所有文章
    • 各行各業皆適用
    • 大師作品叫傑作
    • 專案管理大百科
    • 活動實用,課有效
    • 精選乾貨共成長
    • 要偷學的軟實力
    • 離岸風電新能源

文章標籤雲

AI AI打下手 baseline ChatGPT Earned Value Earned Value Management EVM Getting More NLP PDCA WBS 不離職創業 人工智慧 利害關係人 原子習慣 反脆弱 團隊 團隊管理 好好拜託 實獲值管理 專案 專案管理 局勢 後設認知 心志教練 成本 成長心態 成長駭客 時程 武漢肺炎 溝通 溝通方式 用關鍵對話解決棘手問題 範疇 精準提問的力量 系統式專案管理 職涯發展 談判 賽局理論 轉職 遊戲化 離岸風力發電 離岸風電 電車問題 風險管理


臉書粉絲團


訂閱部落格


搜尋文章


註冊/登入會員

登入

FB 粉絲團

FB 粉絲團

訂閱網站(有新文章發表時會馬上通知您)

©2025 敦厚工科男的專案管理應援團 | Powered by WordPress and Superb Them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