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時候,有些人的行為令人費解,雖然不乏很多勇敢以及堅韌的例子,但也有許多不理性或是離經叛道的行為。
在我們的生活中總是會有不懂其他人在幹嘛的時刻,例如一個很安靜的人突然嗨起來,或是我們很明顯地知道這個人在幹嘛的時候,例如一個男性同事跟剛到職的女性同事聊天的時候。其實大多數的行為其實都有脈絡可循,只是我們不能單看行為本身,而是要有系統地去了解行為背後的邏輯。
有一套可以有效解構人類行為的模式,叫做ABC模式:
- A是前因事件(Antecedents):指的是行為出現之前所發生的事情或當時的環境刺激
- B是行為(Behavior):指的是個人內心的信念以及想法的成形,並且隨之產生的行為
- C是後果事件:指的是行為發生後的事情和行為所導致的結果
從這個角度解構情緒性的脫序行為,是因為沒有釐清自己的從想法到行為的過程,因此前因事件直接影響行為產生,造成了不想要的後果事件,例如會議中有些人會被某些言論激怒,這時如果冷靜一下,或許可以緩一緩,不必發怒,不過很多時候偏偏就無法冷靜。
人有幾種會導致異常行為的思維。第一種是災難式觀點,這種想法常常會問自己最糟的狀況為何?並且深深陷入在自己創造出來的實相,走不出來,任何的蛛絲馬跡,他們都會拿來當作印證自己想法的證據,就像是手拿著槌子的人,看到甚麼都像是釘子,都想敲敲看。
第二種是絕對論想法,這種想法動不動就會告訴自己「我應該如何如何」,但是這些如何如何不一定是應該做的事,例如有些主管會認為好員工應該做甚麼事,但是每個人都不一樣,硬是要訂定出一個大家非得嚴格遵守的規定,就顯得控制慾太強。
第三種是講不聽模式,顧名思義,進入這種模式的人,只有自己的想法,其它人的想法、感覺、說的話、做的事一概不重要,這種感覺就好像進入了隧道一樣,眼中跟心中只有隧道出口的那道光,彷彿那才是是情的出口一般。
最後一種是壓力型思維,因為外在的環境刺激太大,讓大腦被杏仁核挾持,引發「戰或逃反應」,一旦進入這種模式,腦中只想的到如何生存,所以就像戰或逃反應一樣,不是逃跑,就是戰鬥到最後一刻。
換句話說,如果我們可以持續的改變我們的想法,就可以避免產生無謂的情緒與行為。第一種方法是採用事後諸葛方式,在後果事件發生後,問自己:「這是想要的結果嗎?如果不是的話要怎麼改變?」。第二種方法是在接收到外界環境,並且產生想法及情緒的時候,就問自己:「我為什麼會產生這樣的想法及情緒?要怎麼有效率的排除情緒?」第三種是站在後設的角度隨時問自己:「我要怎麼遲疑自己的想法?有甚麼其它比較理性的想法?」最後一種方法就是平常多讀書、多吸收知識,用好的思考架構來取代容易出事的思考架構。
從系統化的觀點出發,我們就可以解構很多看似無厘頭行為背後的邏輯。因此事情可以反過來看,如果我們能掌握行為背後的運作邏輯,我們就可以驅動或影響行為的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