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練是一個很奇妙的角色,不管是運動教練或是企業的教練,本質上都是運用自身的知識指導他人,教練的技能不一定比被指導者還要高,因此教練要如何讓被指導者信服,這是一門很高深的藝術。
把教練跟指導者的角色抽取出來,會發現很多地方都有教練的影子,例如爸媽教養小孩,或是公司行號的老鳥帶菜鳥,都算是教練的一種,只是他們可能沒發現彼此的關係可以用這種方式解讀罷了。
不是每個人天生都會當教練,就好比每個爸媽也是當上爸媽才開始學習當爸媽,教練這種能力也可以經由練習而進步。在大家剛開始當教練的路上,會有很多錯誤的行為,例如一個爸爸變成控制狂,無時無刻想要控制小孩的行為,爸爸覺得小孩做這個也不對,做那個也不對。或是爸爸太尊重小孩的意見,到了沒原則的程度,小孩不想吃晚餐,爸爸就張羅其它的食物,小孩不想要這個,爸爸就給那個。
擔任教練這個角色,常犯的錯誤有2個:以自己為中心、以別人為中心
1.以自己為中心
這種人擔任教練時的作風太強勢,會依照自己的想法要求別人照著做,如果稍有不順他們的意思時,他們就會「指導」,有時候他們聽不進別人的意見,因為他們覺得他們是對的,並且認為其他人的做法沒有他的好。這種強勢的作風有時候會侵犯到別人的自主權,會變成另一種掌控,被掌控的人只能照著標準步驟做事,不然就會收到很多以指導為名的責難,甚至批評。這種狀態下,被指導的人不會信服扮演教練這個角色的人。
擔任教練的人,若要改掉以自己為中心的毛病,首先要能夠察覺並反思自己的作風,接著要尊重每個人的背景,並且給予更多的自主權,有時候放手跟耐心是讓人成長的要素,揠苗助長對事情並沒有幫助。接著要保持開放的心胸,並且持續接納被指導者提供的意見回饋,許多頓悟跟創建都是源自於跟人的互動過程中所產生的,因此與其掌控被指導者,不如用堅定的信念與他們相處。
2.以別人為中心
這種人擔任教練的作風剛好與上述的例子相反,會依照別人的想法為主來提供指導,但是有時候提供指導就是一種領導,這跟對方成為朋友是不同的事,如果對於彼此的關係沒有認知清楚時,兩者甚至是互相牴觸的事情。這種教練作風會因為被指導者的心情或是情緒影響,因為太在意對方,所以對方稍有不如意,或是教練如果犯個小錯誤,就好像世界末日來臨般的誇張。
這種人通常都自知風格太以別人為中心,他們需要的是清楚的認知到,教練跟朋友是兩碼子事,私底下可以是好朋友,但是一但需要提供指導時,雙方的關係只能是教練跟被指導者,因此教練需要找出方法或是儀式,讓雙方都進入狀況。另外要認知的事情是出了錯不代表一輩子失敗,完美主義在教練界不適用,有時候小錯誤會讓雙方的關係更緊密。
回到文章開頭的案例,控制狂爸爸可能需要媽媽先提醒一下爸爸作風太強勢,接著爸爸需要並且必須尊重小孩的自主權,最簡單的方式就是把小孩當成一能力尚待發展的大人,這樣子雙方都可以在互動的過程中獲得啟發。至於沒原則爸爸,需要知道這樣子作法會寵壞小孩,對小孩的發展不利,有時候該堅持原則時,就要堅持原則,遇到小孩不吃飯?那就別吃了,並且兩餐之間都不能提供點心,這樣子小孩自然學會好好吃正餐。
教練的風格太過自我中心或是太過他人中心都不好,理想的教練與被指導者的關係,比較像是兩人在跳舞,你往前一步,我就退後一步;你退後一步,我就往前一步。兩個人隨時根據狀況調整雙方的距離,這個是需要大量練習的。
人們總是說,一個人做出甚麼樣的決定,就會決定他/她的命運,如果我們重複過去的作法,那我們就會得到相同的結果,因此想要擁有不一樣的結果,我們現在就必須做出改變,練習擔任教練的角色,雖然很容易產生挫折,很容易出錯,不過這些挫折跟錯誤都會變成基石,讓我們一步步踏往想要的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