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囚徒困境問世之後,大家就紛紛從此理論架構發展自己的論述,囚徒困境的經典之處在於闡述在一個群體中,個人做出理性選擇卻往往導致集體的非理性。直至今日,囚徒困境仍然是研究賽局理論的重要案例。
囚徒困境的架構是兩個人在無法得知對方行動的狀態之下行動組合的結果,以報酬矩陣來表示,通常會有以下的結果:
對於囚徒困境的每個人來說,雙方都採取行動,雙方都會得到次佳解,但是每個人都會擔心自己採取行動但對方不採取行動,此時自己就會落入最差解的情境,而對手會獲得最佳解,因此經過理性考量之後,雙方都傾向不採取行動,因此雙方都會獲得次差解。
實際上的賽局會比囚徒困境的假設情境寬鬆許多,在現實生活中,賽局的玩家可以彼此互相傳遞訊息,因此當我們身在賽局時,有幾種做法可以逃脫囚徒困境:
1.可否建立管制措施?
就像公地悲劇的解法一樣,如果賽局的雙方(或所有人)可以建立一個大家都遵守的管制措施,那麼就可以透過管制措施把雙方(或所有人)都推往次佳解的情境,因此就可以脫離囚徒困境。
2.可否壟斷或共謀?
如果賽局的雙方(或所有人)無法建立管制機制的話,那麼還可以思考聯合起來建立壟斷機制或是共同謀求最大利益,這樣就可以透過壟斷或共謀的機制,讓大家有往次佳解移動的動力,進而脫離囚徒困境,而且基於同樣的壟斷或共謀機制,雙方都不會有人在對手採取行動的時候自己不採取行動,除非打算跟對方撕破臉。
3.可否恐嚇或脅迫對手?
如果無法建立管制措施,也無法形成壟斷或共謀時,那麼我們還可以採取恐嚇或是脅迫對手的方式,讓對手採取我們希望的策略,進而讓我方或雙方均脫離囚徒困境。恐嚇或脅迫要有效的前提是要具有足夠的實力確保恐嚇或脅迫失敗時,採取的因應行動會讓對手造成預期的損害。
4.可否建立信任?
這個策略跟上一個策略相反,如果我們向對手承諾會採取對大家都有益處的行動,進而換取對手也採取對大家有益處的行動,那麼雙方就可以一起脫離囚徒困境。但是承諾要有效的前提是雙方要有足夠的互信基礎,否則在缺乏互信基礎時很容易會變成黑吃黑。
5.是否是連續賽局?
如果賽局會持續很多次,那麼雙方前一次的行動就會變成下一次行動的參考依據。依照研究,「以牙還牙」是最佳的行動策略,雙方都採取以牙還牙的策略時,大家都可以脫離囚徒困境。
6.以上皆不成立
如果以上的條件都不成立,那麼很可能就無法逃脫囚徒困境,不過發生這種事情的機率可是少之又少,生活中的囚徒困境通常都可以用以上的方法來因應。
結語
單看每個方法,可能會覺得有點雜亂無章,不過把所有的方法串聯成一組工具,就可以培養解決問題的能力,進而增進局勢感。局勢感是可以透過練習而增強的技能,只要多練習辨識身邊的情境是否符合囚徒困境,以及熟悉使用解決工具的條件,就可以在賽局中看見別人看不見的路,進而逃出囚徒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