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時候我們就是會遇到有些人刻意不和我們交流,但是我們又必須跟他們交流,這時該怎麼辦?人有一堆理由保持沉默,也許是想閃躲,也許覺得羞恥,也許是害怕說過的話會成為呈堂證供。
如果我們要讓對方卸下心房並且娓娓道來,那麼我們的重點就要擺在妥善的問出正確的問題,也就是搭起對話的橋樑。搭橋型提問旨在鼓勵不想說話的人開口,並且破解冷漠及敵意的防備,建立善意的對談。
搭橋型提問的目的很清楚,就是要讓封閉的人敞開心房。若在提問及對話時注意幾個重點,可以確保我們沒有偏離目標太遠。首先是我們要很清楚的了解目標,明白問題的本質,在對話及提問時,心中要有焦點及目標。接下來是要認同與肯定對方,我們不是要把對方推下懸崖,而是要帶著對方走過橋樑。我們想要知道答案、背景與洞見,所以應該鼓勵對方參與討論,引導對方,給予稱許。重點是要讓對方多講話,不過有可能要花多一點時間,對方才會敞開心房,我們需要有點耐心。然後是用提問取代質問,很多失敗的對話都是用質問而不是提問,從對方不滿意之處問起,然後聚焦於解決方案。最後是避免刺激對方,如果對話從指控或是懷疑開始,那麼對方的防衛心理只會越升越高,我們是要尋求對話,不要把精力浪費在究責。
在實務上,箇中好手通常會從降低雙方的緊繃開始。
根據2002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丹尼爾 ‧ 康納曼(Daniel Kahneman)的研究結果,人腦有兩個系統。系統一是低速檔,專門負責做出容易的決定,提出簡便的答案,我們可以把系統一視為大腦的自動駕駛系統。系統一又被稱為認知放鬆狀態,在認知放鬆狀態,我們感到舒服放鬆,感到事物都在掌控中。系統二則會讓大腦高速運轉,在大腦CPU效能全開的狀況下,會耗費更多氧氣及能量,系統案二是對陌生、複雜、困難或危險事物的反應。
系統二讓大腦相當戒備,陌生或敵意的環境會讓大腦進入系統二的模式。所以我們要讓對方的大腦進入系統一的低速檔,可以從容易的問題開始或是根本不是問題的問題問起,例如「天氣不錯」,第一波問題只是讓對方的大腦認知到我們的問題簡單到不行,接著再接一些「如何」類型的問題,例如「你怎麼來這裡的,搭公車?」藉由對方開始透漏他們的故事,尋找對話是否有切入正題的機會。可能是一個觀點分享或抱怨,也可能是一絲怒氣或懊悔。
接下來是要使用肯定與認同來取得對方信任感,首先可以用微小的肯定來表示認同,例如口頭上的回饋,或是對方想聽到甚麼,我們就順著他們的話說出來。也可以用沒有問號的問句,例如「多跟我說一點」聽到這種開放式的提問,對方通常會停頓、思考,並且接著說出更多細節。這種問題幾乎都會派上用場,只要我們向對方展項出認同,並且暗示我們願意傾聽,對方就會願意多談,進而得到更多切入正題的機會。
如果真的不知道怎麼接話,那還可以用對方話中的關鍵字回問對方,這種問題既清楚又有效,基本上跟「多跟我說一點」的效果差不多,都可以引出對方後續的回應,如果加上符合情緒的抑揚頓挫,效果會更好。例如聽到對方說:「看到他們這樣子亂來,我真的很生氣!」通常我們只要回答「很生氣?」對方就會繼續說下去。
只要當對方處於認知放鬆狀態,搭橋型的提問就可以發揮最大的威力,我們可以把聽到的字詞轉成問題,尋找切入的機會,藉由一個又一個的問題搭起對話的橋樑,用這種方式雖然要花不少的時間,不過有時候繞遠路是達到目標最近的方式,如果搭橋型問題問得好,再難搞的人都可以搭起對話的橋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