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身處壓力時,便是考驗能力的時候。危機代表的是突然出現的問題,難以預料,會威脅甚至改變我們的目標。
面對危機,我們無法事先準備好所有的事情,不過我們可以建立的是危機應變能力。有三個方面可以讓我們自己建立危機應變能立,分別是平常時候我們可以準備的事情、我們面臨危機來臨時的態度以及危機過後我們的善後方式。
在平日裡,我們就要規劃好哪些事情是我們可以掌控的,哪些事情是無法掌控的,並且我們要專注在我們可以掌控的事情,如果執著在想要掌控所有的事情,當危機來臨時,只會排擠有限的資源,並且增添無效益的工作。就算危機來臨時,我們的失敗是必然的,但是只要能把我們能夠控制的因素做到最好,或許存在著可盡力一搏甚至反敗為勝的空間。
有效的危機應變計畫基本上都是原則性的指導,不太可能針對每一項工作制定應變計畫,一來是規劃太細時會變成阻礙,二來是執行層面才是重點,我們需要不斷演練應變計畫,直到變成反射動作,這樣子當危機來臨時,才可以發揮平常的實力。最後是要將危機心態跟危機應變融入例行工作,三不五時就要練習一下,隨時有居安思危的意識。
當危機發生時,我們要看見解決危機的可能性,我們才會有動手解決的機會及動力,如果我們認定一切無可挽回時,大腦就會瞬間關閉所有動力,這種求生機制會讓我們保存體力,而且常常在我們不需要的時候自行啟動作用,癱瘓我們的能力。所以要有效應變危機,我們得主動面對各種可能性,並且要聚焦在解決方案,而不是解決問題的機率性,我們要相信自己可以度過危機,才有動力度過危機。
另外危機當頭時,具備成長心態才是保持動力的最佳模式,不過在高壓的環境下,成長心態不容易培養,因此成長心態有賴於平日養成。如果沒有培養出成長心態,就會很容易在危機發生當下的壓力誘發「戰或逃反應」而開始放棄一些小地方不顧,甚至放棄全局。但是有成長心態的人會約束自己的求生反應,並且努力維持全局。培養成長心態最簡單的方法除了相信自己能力是可以解決問題的之外,還要練習辨識我們自己面對壓力的過度反應行為,並且有意識的克制那些行為。
危機過後,我們首先是要處理情緒。我們要認知到不管任何人有任何感受,都是合理的,在危機時期的感受沒有對錯可言。所以我們要接受危機時的情緒經驗,這比忘掉還容易,如果有人無法接受,我們就要用同理心協助他們,設身處地想像當是者的感受,陪他們接納情緒。接著要從危機的本質找出背後的意義以及成長的契機,要將危機拋在腦後,除了接納當時的情緒經驗外,還需要為這個經驗創造一個正面的意義,這需要一點膽識跟創意,但是這件事情可以帶給我們繼續走下去的力量,不過我們要反省為何會發生此次危機。反性固然令人不舒服,不過要從危機之中站起來,就需要從危機裡找出對我們有益的意義。
危機和純然的失敗不同,危機可以靠臨場反應,因此平常的練習有助於降低危機對我們造成的衝擊。要擅長危機的應變管理,我們最好多練習心態的變通,要習慣以變通的角度看待所有事情,最重要的是,絕對不要放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