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種人,他們的朋友很多,雖然這種人看起來跟平常人差不多,但是每到關鍵時刻,他們總是可以找到人手幫忙,解決遇到的問題。從另一個的角度來看,這種人的人脈很廣,或許我們可以試著學習這類人經營人脈的方法。
網絡三要素
人際網絡由三個要素組成:強連結、弱連結跟樞紐。
強連結指的是我們生活圈之中經常跟我們見面的人,這是我們最固定與持久的關係。強連結跟我們的情緒健康有關,缺少強連結的話,我們會感到悲傷。根據研究指出,完全或過度仰賴強連結的人,會變得比較孤立,因為生活圈中都是經常見面的人,所以資訊來源重複性很高,因此無法得到其它有價值的資訊。
弱連結指的是點頭之交的朋友,但是為了在某個時刻可以發揮作用,彼此必須保持友善的關係。我們與這些人只是偶爾或是鮮少見面,他們可能是朋友的朋友、關係疏遠的人、過去曾經是強連結但是現在比較少聯絡的人。弱連結的奇妙之處就是不需要耗費時間與心力去維持關係,但在關鍵時刻卻讓我們獲得適當的資訊,人的一生中有某些最重要的成功機會,是取決於跟不太認識或剛認識的人。
樞紐可以想像成許多強連結跟弱連結的交接點。樞紐由許多團體組成,許多成員為了同一個共同目標一起合作,例如家庭、公司或者國家。我們所做的重要決定之一就是選擇加入或創造那些樞紐,唯一的例外就是原生家庭。但是我們很少人用心選擇樞紐或是經營我們在樞紐中的角色,也很少有人了解樞紐的運作模式。
大世界跟小世界
六度分隔理論認為世界上互不認識的兩個人,只需要很少的中間人就可以建立起連繫。為此哈佛大學心理學教授斯坦利.米爾格拉姆於1967年根據這個概念做過一次連鎖信實驗,嘗試證明平均只需要6步就可以聯繫任何兩個互不相識的人。
當然這並不是說任何兩個人的聯繫都需要透過6個中間人,這個概念指的是只要兩個互不相識的人,透過一定的聯繫方式,總能夠產生必然的聯繫或關係,而隨著聯繫的方式和能力不同,我們可以把聯繫的緊密程度區分成大世界跟小世界。
在小世界的人可以很輕易地想要跟我們想連結的人產生連結,但是這個不代表我們的世界很落伍或是狹隘,小世界代表的是社會網絡在某種程度上的緊密交織,這充滿著意想不到的支線,將地理位置或社交圈很遠的人串聯起來。
大世界由許多團體組成,而且相對比較難以克服距離或社會上的阻隔,大世界代表人跟人的鴻溝比較大,每個人都侷限在自己的群體或空間裡。不同的團體比較難碰到彼此,因為彼此沒有交集,而且很少人同時是兩個團體的成員,團體之間也沒有明顯的共同連結。
關鍵角色
有研究人員利用微軟的即時通訊紀錄算出上網人口彼此的分隔度約是6.6度,這說明了我們的網絡比較偏向小世界。但是還是有人的連結比較差,網路人口約有1/5不是生活在小世界裡,許多人還是相對孤立,他們因為地理位置、貧窮或是缺乏社會連結,所以變成邊緣人。
不久之前我們還相信成功來自於自己的能力,但是有一個研究以一千個人的網絡為基礎,進行演算跟模擬實驗,一開始網絡的每個人拿到差不多的金額,假設每個人的賺錢能力差不多,所以實驗結果的差異應該主要來自於運氣,而非能力。
研究結果是20%的人掌握了80%的財富,這個過程跟個人運氣有關,但是另一方面其實也可以觀察到一些可以預測的模式。那些比較成功的人,其實都有訣竅可以依循,而且都跟網絡有關係,如果我們能夠了解網絡的運作方式,就有機會跟那些人一樣成功。
結語
總是有些人比一般人掌握更好的連結,這些人的世界比其它人小很多,所以他們可以掌握的社會影響力比大多數人還要大上許多,這種人被稱為超級連結者。但是社會影響力的關鍵並不是連結的多寡,而是對的連結,也就是弱連結的數量。
擁有較多弱連結數量的人,在關鍵時刻,得到幫助的機會比較大,因此我們可以向超級連結者學習的事情就是開始增加並且經營我們的弱連結網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