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時候我們會遇到某些混亂狀況,大家彷彿置身於五里濃霧之中,第一時間搞不清楚發生甚麼事,這時我們必須要迅速了解事情的來龍去脈,這時候最適合的提問方法是診斷型提問。
診斷型提問可以找出問題的根源,生活中可以看見最典型的診斷型問題場景,是醫師看診的過程,我們可以他們用於找出病因的方法用在任何的問題上,就可以像醫生一樣替事物診斷問題:
1.抽絲剝繭,建立假設
醫師看診的第一步是了解問題,他們會用開放式或概括式的問題開始,要我們描述一下發生甚麼事,並且根據我們敘述,逐步排除不可能的原因。他們一開始會這樣問:
- 發生甚麼事?
- 有甚麼症狀?
- 甚麼時候開始的?持續多久?
我們也可以如法炮製,從開放式或概括式的問題開始,蒐集大家對問題的描述,並且從大處開始切入,把範圍逐步縮小並排除不可能的原因。在這個步驟的重點是建立一個假設模型,並且透過提問來檢驗假設的真實性,我們要研究細節及留意各種跡象,不要只是泛泛而論。
2.研究過往,比對資訊
醫師問完開放性問題之後,接著會問過去的病史,或是找我們的醫療資料,看看過去是否有相同或類似症狀,如果有的話,過去是怎麼治療的?因此我們在替事物進行診斷的時候,也可以問過去發生的案例,我們可以從過去的經驗、事件或是事情的規律性裡面找答案,尋找相似的地方,並且跟我們的假設模型比對,看看事物的發展是否符合我們的期待。前例總是有情報,可以幫助我們找到問題的根源,如果過去有發生同樣的事情,那代表過去的處理方式沒有解決問題,我們更需要了解過去的案例是怎麼處理的,避免重蹈覆轍。
3.直視問題,驗證假設
問完過去病史後,醫師會開始針對可能的原因安排檢查,通常做個幾輪檢查後,大概就可以確認病因。我們如果想要有效善用診斷型提問,我們就必須像醫師一樣面對壞消息,並且單刀直入的面對問題,這樣子才可以找出問題的核心並且發展解決方案。找出可能的問題之後,我們要反覆確認我們的認知是否有誤,至於要怎麼確認?答案是從頭檢視我們推論的過程與根據,並且檢驗假設模型的正確性與否。
很多時候,我們仰賴專家解決困難的問題, 雖然這些專家經驗老到,但是這不代表他們永遠是對的。我們仍然可以對他們的診斷提出疑問,方法就像確認我們自己的認知是否有誤一樣,我們要了解他們的推論來由以及箇中意涵,雖然很困難,但是實屬必要。雖然像專家提出問題似乎顯得冒犯,不過正是因為經過認真提問才能有效遵從專家的意見,如果我們選的專家不能解答我們的問題,這可能是一種警訊。
結語
醫師把症狀與事情的規律性連結到自身的經驗與知識,建立診斷模式,並且安排合適的檢測。這一套醫師使用的描述、比對、量化與連結的方法,可以應用在任何我們要決定對錯與原因的狀況。我們也可以建立一個事物的診斷模式,並且透過提問來排除不可能的原因,最後我們在針對剩下的可能原因來檢驗我們的假設是否正確。不過我們在診斷的時候,應該認真傾聽描述者對問題與症狀的描述,仔細注意問題發生的地方與時間,並且留意描述者的話中是否有細微的線索。畢竟我們不是醫師,我們身處的領域中,大部分是人的問題,因此只有發揮同理心,傾聽對方的訴說,並取得對方信任,對方才有可能透漏出解決問題的線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