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從人生的終點往回看,不知道會是怎麼樣的光景?當生命走到盡頭的時候,我們又會為了甚麼樣的事情而感到後悔或滿足呢?
人生最後的幾個問題,可以讓我們可以梳理生命中重要的事物,並且檢視我們的成就、懊惱、後悔以及遺憾,這些問題就像遺產一樣,可以讓後人知道我們這一生活在世上的意義。
這些問題問我們這一生成就了甚麼?改變了甚麼?追尋了甚麼?不過不一定要在接近人生的盡頭才可以問這些問題,如果我們可以讓自己的人生少一點懊惱、後悔以及遺憾,多一點成就跟喜樂,那麼我們在生命即將結束之時,或許就不會感到遺憾。因此我們可以反向設計,站在人生終點,回頭檢視我們的人生,思考接下來的一切有何意義?我們可以怎麼改變?這個思考的方式可以讓我們在接下來的人生路走得比較穩當,可以替現在帶來意義,也可以替未來指出一條新的路。
遺產型的問題分成幾個面向。第一個面向是成就,我們成就過甚麼事情?創造出甚麼新事物?幫助過誰?這是一個檢視過往足跡的方式,可以讓我們明白自己的成就與貢獻。第二個面向是評價,我們希望我們的後代知道關於我們的甚麼事情?一百年後,如果有個陌生人讀過我們的自傳,他會怎麼看這件事情?第三個面向是懊惱、後悔以及遺憾,有甚麼事情是讓我們感到懊惱、後悔以及遺憾的?這個心結是否有辦法在人生結束之前解開?第四個面向是逆境,我們怎麼從過往的錯誤之中學到教訓?我們又怎麼把啟示交給別人,給錯誤賦予更多意義?人人都有懊悔,但是錯誤可以得到救贖。第五個面向是人生清單,我們還有甚麼未竟之志?我們還想做甚麼事?這些事情可能不會全部完成,不過這件事情會讓我們在接下來的人生路上更專注。最後一個面向是臨終問題,我們希望別人怎麼記得我們?我們希望我們的人生故事怎麼展開?
說出生命的故事,可以及早定義人生的意義,不過不是所有的故事都有快樂的結局,也不是所有的人生都有清楚的解答。有些人因為沒有採納他人的意見而感到後悔,有些人因為拚命工作,無暇陪伴自己所愛的人,也有人在年輕時度過不少荒唐的歲月,到最後被家人遺棄,有些人帶著憤怒與淒苦、有些人帶著違背的承諾或未竟的夢想,也有人帶著受傷的感情以及種種的悲劇,離開這個世界。
在人生盡頭感到遺憾、不甘與懊悔,也於事無補。我們要在自己行有餘力時,盡早確認哪些事情賦予我們意義、哪些東西值得珍惜、哪些事情非做不可,這樣可以追求生命的真義與夢想,活出真正屬於自己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