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9世紀末期,美國人泰勒提出科學管理的觀念,這是西方管理學理論的起源。
那時候的泰勒,看到工廠的生產效率不彰,因此他帶著一隻碼表走進表現不佳的工廠,幫眼前看到的工作計時。他詳細紀錄每個工作的步驟以及完成所需的時間,調查完之後他規劃了一個標準的工作流程,並且並且針對流程中的每個步驟制定標準完成時間,這種將人的動作與時間用最經濟的方式安排,又稱為機械模式。
他發現一件工作理論上完成的時間通常比實際上完成時間快很多,他稱這種現象叫做打混,他向工廠的老闆推銷他的管理方法,他宣稱只要採用經過精確計時的工作方式,一切都會變得更好。他的管理方法讓勞工很反彈,因為這種管理方法完全不考慮勞工的生理與心理影響,不過工廠的老闆卻被他的方法吸引。
儘管泰勒是基於好意提出的改善方法,不過泰勒主義卻引起勞工激烈的抵抗,採用泰勒方法管理的工廠,員工流動率高居不下,工廠並沒有如泰勒預期一般發大財,因此工廠老闆只好放棄用泰勒的方法管理工廠。
這是第一次,也是唯一的一次,泰勒本人發現他提出的管理方法沒效。
泰勒方法可說是經過實證的失敗方法,早該走進歷史,不過卻因為理論簡單、可執行度高,而被後人重新啟用,甚至發揚光大。
直至今日,現代管理學仍舊有許多地方有泰勒方法的影子,很多人應該對以下的論述感到熟悉:
- 基於個人時間利用率的績效最佳化方案
- 專案的計畫與承諾是由未實際執行工作的人來設定
- 透過嚴格控制確保達成年度預算
科學管理的引入,在當時或許是一個新穎的概念,因為在第二次工業革命期間,效率的確是最重要的因子,擁有效率的人可以決定一切,而在當時的商業環境中,企業如果發現經營方向錯誤,有很多時間可以調整。
不過現在的商業環境已經不如以往般的步調緩慢,如今一家小型新創公司,可以在幾個月推翻工業巨頭,效率不再是最重要的因子,因此以效率為主的泰勒主義,或許不再適用於當代企業的管理。
另外是隨著商業環境的發展,越來越多的知識工作者出現,這種新興的工作型態,無法用科學管理方法來衡量績效,例如軟體工程師的績效,應該不是用程式碼的行數來衡量,同樣的,文字工作者的績效,也不是用產出文字的數量來衡量。
面對這種用頭腦工作,而不是用雙手工作的模式,管理模式勢必要隨之調整。企業應該要把自己的組織調整成學習型組織,促進組織成員學習並且不斷提升自己,而且為了充分發揮員工的潛力,企業應該像是支持共同承諾的社群。
在這個節奏越來愈快的商業環境下,到處都在顛覆,一家企業不太可能持續具有優勢,因此組織的學習速度幾乎是唯一的競爭優勢。敏捷的思維可以找出失敗的因素,並且防止這些因素變成危害企業的災難,並且不斷從經驗中吸取教訓。
養成快速學習的習慣,讓我們可以在這個世界裡持續具有競爭優勢,雖然習慣不容易養成,不過養成習慣之後的效益卻大很多,這是一件本益比很高的投資,大家不妨試著一起養成快速學習的習慣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