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日本與德國的觀察
一百多年前,有位美國學者發表了對當時日本人文化的觀察,據他的說法,那時候的日本人是一個隨遇而安且情感豐沛的民族,他們具有輕鬆愉快、活在當下並且完全不擔心未來的特質,不過這些特質說難聽一點就是懶散並且完完全全漠視時間的流逝。
無獨有偶,英國人對於十九世紀經濟起飛前的德國文化(那時候應該是普魯士或是神聖羅馬帝國),也有差不多的評價。英國人認為德國人懶散、沒效率、不懂的合作、情緒化而非理性、愚蠢、不老實而且不遵守紀律。
這些觀察看起來是不是很像現在我們對於非洲的印象?
文化與經濟
有種說法認為不同的文化會形成不同的價值觀,這些價值觀會反映在行為上,而有些行為對於發展經濟有幫助,所以比較利於發展經濟的文化,經濟發展的成就會比較高。
以伊斯蘭文化來說,大家對於伊斯蘭文化的既定印象士他們無法容忍多元性,所以會扼殺創造力,而且他們很執著於來生,因此對於世俗事務缺乏興趣,而且他們對於女性所施加的諸多限制,不僅浪費一半的勞動力,也間接降低下一代的水準。
不過伊斯蘭文化沒有固定的社會等級制度,所以只要努力就有回報,而且他們不像儒家文化一樣鄙視商業活動,他們有很發達的契約意識,他們更重視學習,因此阿拉伯世界曾經在科學成就上執世界之牛耳。
所以用文化解釋經濟發展的說法,有點像馬後炮。
其實是偏見
回到一開始對於以前的日本和德國的看法,這其實是偏見,一種來自經濟發展較先進國家的偏見。
就拿懶惰來說,已開發國家人民老是認為開發中國家人民懶惰,不過事實上是那些開發中國家的人民缺乏產業時間的觀念,如果是從事基本的生產活動的話,根本不需要在意耕完田比預計時間多了五分鐘或是多了半個小時,但是如果在商業社會的話,顧問的計費時間多五分鐘跟多半個小時,或許就會差很多。
而且開發中國家的經濟改變緩慢,人民不需要為未來做太多規劃,人們只會在預期有新的機會或是遇到突發事件時,才會開始計畫未來。另外就是開發中國家的經濟體質比較不能提供規劃未來的產品,如貸款、保險以及合約,所以缺乏規劃未來的工具,人們就更沒有動力考慮未來。
重塑文化
不過隨著經濟發展,那些在新經濟環境有優勢的行為,就會深植在民眾的記憶中,所以文化就會隨著改變,而改變的文化就會反過來促進經濟發展,所以文化跟經濟兩者是互為因果。所以民眾變得勤勞和有紀律是因為經濟發展的緣故,不是民眾變得勤勞和有紀律才促進經濟發展。
文化會隨著經濟發展而改變,但這不代表我們只能透過改變經濟環境來改變文化,改變文化可以刻意為之。
例如日本職場當初勞工的兇悍程度是世界上數一數二的,但是日本的大企業透過拖推行終身雇用制,成功的讓勞工階級的忠誠度大幅提升,甚至日本職場文化被戲稱為社畜文化。而韓國當初儒家思想當道,大家拼命往文科擠,但是韓國政府趁著國家工業化,大幅提高理工科背景勞工的薪資,才改善韓國原本輕視工商業的思維。
結語
文化可以透過經濟政策、建立體制和推動意識形態運動而改變,不過文化不能隨心所欲改造,例如共產主義未能成功地建立新人類社會就是依很好的例子。
而且文化沒有高低好壞之分,只有符合當時經濟狀況的行為特質,所以我們看待不同國家的文化時,要拿掉我們的偏見,並且要有雅量接受不同文化的價值觀跟思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