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遠古時候,人們的交易是以物易物,想吃水果就拿著獸皮去交換,但是人們不可能無限制的以物易物,因此貨幣的概念誕生了。
貨幣向來都是憑空產生的,任何東西都可以當成是貨幣,貨幣本身不是重點,它的價值是社會賦予的。貨幣既是支付工具、度量單位,也是一種保值的工具,有了貨幣的存在,現在的價值才能保存到未來。但是貨幣不等同於資本,一個社會的資本在於可以提供的商品或是服務,而不在於累積的貨幣量,這一點從古到今一直被人們混淆。
有了貨幣之後,交易可以如此簡單的原因是貨幣具有接受社會儲值的功能,因此能將交易的時間延後,而接受貨幣的人便是同意一項信用貸款,儘管期限很短,任何信用貸款都有相應的債權,也就是說某個人的債務就是另一個人的資產。
在中世紀歐洲的貨幣是黃金,當時很多商人把黃金存到金匠那邊鑄成金幣,金匠收到黃金後會開立憑證,以後拿著這張憑證,就可以取出金幣。很快的,商人發現交易時不需要金幣,只要把憑證交給對方,因此憑證具有貨幣的效力。接著金匠發現只要避免所有客戶一起來提取金幣,他們就可以開立「假憑證」,憑空把貨幣變多,這個就是準備金制度的概念。
現代銀行基本上也是依照類似的概念在運作,讓我們來假設一個情境:假設政府公告的準備金比例是25%,然後世界上只有一間銀行,一開始銀行有100萬的存款,那麼依照規定,其中的25萬必須要留著當作準備金,其餘的75萬可以拿去放款。假設有家企業來借75萬,交易完成後,企業的借款存在銀行,因此銀行的存款從100萬提升到175萬,然後有一個75萬的債權。依照存款準備金的規定,存款從100萬提高至175萬後,準備金需要從25萬提升至43.75萬,可以放款的金額為131.25萬。
文行至此,不知道會不會有人開始搞混了?銀行拿不是自己的錢借別人,然後錢還可以越借越多?原本100萬的錢,借出去一次之後變175萬,照這樣下去,再多個借幾次,銀行存款很快就超過1,000萬。請不要懷疑,銀行的運作就是依循這種遊戲規則,而且銀行存在的時間已經超過1,000年,也就是說,起碼從1,000年前,這個遊戲就這樣子玩,而且這1,000年來大家似乎都沒大太的意見(當然有可能是有意見的人都消失了…)。
但是當資本主義興起後,債務、利息跟利潤的性質都改變了,在資本主義經濟體,只有新的債務加入系統,而且是投資於資本的債務,資本主義才有辦法繼續運作,消除債務,資本主義就無法運作,這是資本主義的致命弱點。當企業預期未來會獲利時,才會願意舉債投資資本,透過新的投資,生產的商品或服務也會增加,收入會增加、利潤也會增加,因此經濟成長、資本與利潤就會平衡。
貨幣本身不具有任何力量,真正有力量的是資本主義的轉化機制,當從英國開始出現以機器取代人力之後,貨幣就可以轉變成資本,這種劃時代的突破讓債務成了推動經濟成長的燃料。
但是把視角從巨觀的角度放大到我們個人身上,在資本主義中,如果我們是那個被機器取代的人力,或是不小心背負無法償還的債務時,我們大概就高興不起來了。當我們身處這個系統的時候,很多事情都不是我們可以決定的,但是我們可以做的事情,就是看透這個系統的遊戲規則,然後避免自己變成被犧牲的那一個。
當以物易物的時代已經回不去時,看透遊戲規則並找到安身立命的路,是我們唯一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