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歐洲還沒有形成歐盟的時候,某些國家的民眾必須支付風險溢價,才可以獲得貸款,也就是說貸款成本會比較高。但是歐元區從很多國家變成單一貨幣政策的時候,那些原本必須要支付風險溢價的國家,突然發現不用支付風險溢價,所以貸款變得便宜許多,例如西班牙、葡萄牙、愛爾蘭以及希臘的民眾,都很樂於貸款,反正不貸白不貸。
大家都貸款的結果就是看似錢變多了,所以經濟一片繁榮、失業率下降、薪資上漲,消費得到刺激,這些國家似乎出現了經濟奇蹟。但是天下沒有白吃的午餐,欠債還是要還錢的,當經濟奇蹟撞到天花板的時候,人們開始還不起貸款,於是問題就出現了。
既然這些國家身陷債務危機,那就要到歐盟的層級來討論這些國家的解決方案,於是這些國家被要求採取激烈的樽節方案,縮減一切的支出,並且把錢拿來償還貸款。
原本這些國家佔歐元區經濟比例沒有很高,但是歐元區的問題是在單一貨幣政策下,有17種國債,所以一旦出現違約的時候,民眾會搞不清楚問題出在哪,恐慌的結果就是會不小心錯殺到原本體質健全的國家,例如義大利。
義大利的經濟體質很健全,雖然國債很高,但是大多都是舊債,而且一直如期支付利息,但是恐慌的投資人哪管的了這麼多,先逃命再說,因此義大利的國債被大量拋售,義大利債券的殖利率因此開始飆升。義大利被迫跟著採取樽節措施,但是刪減預算的結果就是經濟發展萎縮,政府不得不繼續舉債救市,所以國債數量繼續增加,還落得投資人擠兌造成現金流通停滯的下場。
更糟的是,歐洲央行不願意買進這些國家的國債,原因是德國人經歷過通貨膨脹的那段苦日子,所以極力反對印錢紓困。歐洲的大家要一直到歐洲央行在2012年7月宣布不計一切代價拯救歐元,恐慌才平息。
理論上,身陷債務危機的國家,除了採取樽節方案之外,另外還可以採取提高出口量來累積出口盈餘,這個也是一種有效的方案。不過這項措施又是栽在德國人的手中。
德國的出口量及出口盈餘長期居冠,乍看可能會覺得是德國經濟強大,但是這只是原因之一,另一個原因是德國在歐盟成立之後,有目的性的壓低勞工薪資,換句話說,德國在歐元區貶值了。
德國這種利己卻損鄰的政策,讓很多國家深感困擾,除了那些欠債欠很多卻無法提高出口量的國家外,法國才是受害者聯盟的爐主。法國遵守勞工薪資幅度跟生產力上升幅度掛鉤的制度,但是受到德國壓低薪資的政策,法國無力與德國競爭,所以法國也在考慮壓低勞動成本。
但是這會造成惡性循環,如果大家都壓低薪資,那麼誰來買生產的商品?這樣下去,經濟危機跟通貨緊縮會重演。
而且德國人累積的出口盈餘讓其它國家不太有多的錢購買德國貨,所以德國就必須貸款給其它國家,讓他們有錢買德國貨,然後其它國家對德國的貿易逆差就越來越大,最後爆發債務危機,然後德國人的錢就不見了。
看起來好像都是德國人在搞破壞,但是其實這個現象只是反映國家本位主義而已,今天如果換作法國或義大利站在德國的角色,他們也一樣會這麼做,這是資本主義的特色。
資本主義實質上就是計劃經濟,由政府或國家指引經濟發展的方向,目的是讓自己人得到最大的利益,所以當有明顯的利益衝突的時候,即使是親兄弟也會明算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