芬蘭人的故事
在了解芬蘭的被殖民史之後,台灣人跟韓國人大概對芬蘭人的處境及身分認同很可以感同身受。芬蘭人首先被瑞典人殖民了很長一段時間,然後又被俄羅斯人殖民,所以他們對自己的身分認同很敏感,他們也有一段時間質疑他們到底是瑞典人、俄羅斯人還是芬蘭人。
獨立後的芬蘭人很排外,排外的程度誇張到明訂企業的所有權只要超過20%為外國人所有,該企業就會被歸類為危險等級。這種排外的現象一直到1993年,芬蘭境內的外資才全面自由化。
這種排外的做法,在某些經濟學家的觀點,是會傷害芬蘭的經濟的,但是自1990年代中期起,芬蘭孕育出了一個全世界都經驗的企業:Nokia。
一直到現在,Nokia 3310都還是一個手機界的傳奇。
外資是必要的嗎?
很多開發中國家覺得本國儲蓄不足以滿足經濟發展的投資需求,所以他們會盡可能地向外募集資金。流入一個國家的外資有三種:補助款、借款跟投資。
補助款可以說是是來自另一個國家的贈與,不過通常會帶一些附帶條件。借款是由銀行貸款和債券組成。投資則包含證券組合投資跟外國直接投資。證券組合投資跟外國直接投資的差別在於外國直接投資介入經營,證券組合投資則否。
除了補助款跟外國直接投資以外的資金,特性是流動性很高,而且專挑不對的時間進出,例如某個開發中國家的經濟前景很被看好,那麼資金就會蜂擁而入,造成資產帳面價值跟實際價值落差過大,也就是俗稱得經濟泡沫,而當情況變壞時,外資又迅速撤出,使得該國的經濟衰退。
外商公司有好一點嗎?
相對於其它外資,外國直接投資是穩定的,而且不僅可以開拓財源,還帶來更新進的組織、技能跟科技,提升地主國的生產能力。但是制度是死的,人是活的,外商公司也可以很輕易的變現,例如外國子公司可以用資產向當地銀行借款,然後再換成外幣匯出,或是由母公司撤回借給子公司的內部貸款,更狠一點的就是母公司向子公司收取高額管理費,變相掏空子公司。
外商公司的另一個缺點就是這些跨國企業的訂價可以轉移,跨國企業的子公司向彼此報出太高或太低的價格,以便將最高的利潤轉移到最低生產成本的子公司,甚至變成避稅天堂。還有一招是藉由資產剝離的方式,把老舊、帶汰換的資產售到特定的子公司,間接破壞該國子公司的生產力。
以上的這些案例都是歷史的事實,所以要讓外資的效益發揮到最大,應該要用比較謹慎的態度規範外資。
商人無祖國?
有些公司會抨擊某些國家對於外資的規範太過嚴峻,並且放話如果再不鬆綁,他們就要撤資,往限制比較少的國家去。
相信台灣人應該對這種論述不陌生吧?但是實際上這種話很可能只是虛張聲勢,如果那些跨國大企業真的可以隨心所欲地用腳投票的話,那麼幹嘛要浪費口舌爭辯這些規範是否太過嚴峻?很可能實際上的情況跟這些人宣稱的完全相反,跨國企業之所以選擇在此地落腳,就是因為生產要素、市場吸引力跟多年來建立的供應商體系,讓這些跨國公司無法說走就走。
而且說到商人無祖國,這其實也不是事實,因為誰掌握了母公司,誰的子公司就可以接觸更高層的活動。就打個比方好了,豐田汽車的董事會應該有很多日本人,那麼賓士公司的董事會,日本人的數量會一樣多嗎?
結語
除非一個國家的經濟具有吸引力,否則外資還不會有興趣來投資,如果我們在籌畫一個派對,人們想來參加的原因一定是他們覺得派對會很好玩,他們不會是為了讓派對辯有趣才來,不管我們給他們多大的自由。唯一比被外國資本利用更糟的事情,就是沒被資本利用,這通常代表著該國的經濟沒有發展到外對外資是有吸引力的程度。
外國投資對於經濟的發展非常有幫助,但是到底多有幫助,要取決於投資的種類和地主國政府如何規範外資,只有在有長期發展策略的規劃下引進外資,才有可能對地主國的經濟有幫助,否則貿然引進外資是一件短多長空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