認知偏差是指一個人無法客觀的接受各種不同的資訊,心中早已經有一套定見,所以他們會尋找支持自己定見的證據,而遇到任何違背自己定見的資訊,則會視為謬論而忽視。
講到認知偏差,最多人想到的會是政治跟宗教的領域,因為這兩個領域屬於價值觀跟信念的選擇,很容易就會失去客觀的判斷,並且把不支持自己意見的那一群人劃到敵人的那一區。
不過除了價值觀跟信念之外,對於自己能力的認知也會產生偏差。
達克效應
美國康乃爾大學的社會心理學家大衛.鄧寧和賈斯汀.克魯格曾經共同發表一篇討論認知偏差的研究結果,後世將這個現象稱為「鄧寧-克魯格效應」或簡稱「達克效應」。
達克效應指的是能力不足的人因為無法認知到自己能力的不足,以及能力不足的程度,因此他們會高估自己的技能水準,這種現象通稱為井底之蛙。井底之蛙是很正常的現象,純粹只是知識量不足所引起的誤判。不過能力不足的人如果能夠經過訓練而提高能力水準,那麼他們最終會認知到他們之前能力的不足。
而能力佳的人則會做出相反的行為,他們會低估自己的能力,並且錯誤的假定別人跟自己一樣能力好,因此能夠很輕易地完成任務,這種錯誤的認知會讓造成某些人感覺到壓力,他們會認為大家都很厲害,反而自己一無是處。
因此感受到壓力的人,會增進自己的能力,但是隨著自己的能力提升之後,他們又會抱持同樣的心態,假定別人可以跟他們一樣很輕易地完成某些任務,所以這又會讓它們感到壓力,因此就會踏上「增加能力→認知錯誤→備感壓力→增加能力」的循環之中,通常這種症狀叫做「冒牌者效應」。
缺乏後設認知能力
追根究柢,這種行為是缺乏後設認知的一種現象。後設認知是是一種個人控制及引導自己心智歷程的現象,知道自己的思維模式,就有辦法進行控制及引導,最後達到我們想要的效果。要培養出後設認知的能力,首先要對自己掌握的知識有一定的熟稔度,才有辦法掌控自己的思維模式。
所有的知識可以分成四種狀況,分別是「已知的已知」、「已知的未知」、「未知的已知」以及「未知的未知」。以知的已知,是我們認知的範圍,也是認知的邊界,所有我們知道的事情都在這。已知的未知,是我們知道的知識邊界,只要有意識的探索這個部分,我們就可以把這個範圍的知識納入自己認知的範圍內。
未知的已知,是讓我們產生認知偏差的源頭,如果我們可以找到方法辨識這個部份的知識,讓我們知道自己知道,那麼或許就會降低認知偏差的情形。未知的未知,俗稱盲點,是造成井底之蛙以及冒牌者效應的源頭,因此我們要想辦法讓處於「未知的未知」的知識變成「未知的已知」,這樣就可以找到方法再變成「以知的已知」。
如何提升後設認知能力?
至於如何提升後設認知能力呢?有三種常見的方法,分別是抱持開放的心胸、從錯誤中學習,以及向別人學習推論。
抱持開放心胸指的是我們要盡量避免在心中產生自己的定見。當我們接觸到與自己立場不同的資訊時,我們要想想這些資訊的主張是否符合邏輯,並且跟自己的思維模型比對,如果雙方都符合邏輯的話,是否可以採納不同立場的資訊,然後修正自己的思維模型。
從錯誤中學習是指我們試著用自己內心的思維模型預測事物,如果預測成功時,則思考自己的預測是否還可以更精準?如果預測失準時,則想想哪個推論的環節出了問題?這些問題是否可以改正?
向別人學習推論的做法是多瀏覽別人的推論過程,並且試著逆向拆解推論的主張以及支持主張的論證,思考這些過程是否符合邏輯?如果是自己要產出相同的推論時,我們會怎麼組合論證及主張的排列?
結語
為什麼博學多聞在現代社會中顯得特別重要?因為現代社會分工越來越精細,很多領域都有越來越深入的技術理論,因此隔行如隔山的效應越來越明顯,如果我們可以初步瀏覽各種領域的技術,並且在腦海中產生基本印象的話,那麼之後遇到相關的問題,就有基本的知識,可以讓我們在尋找解決問題的方案時,有個初步方向,就不會像無頭蒼蠅一樣亂飛。
隨時把接收到的資訊跟內心的思維模型比對,並且修正自己的內心思維模型,就可以有效提升後設認知能力,進而改善認知偏差。
你喜歡我寫的文章嗎?你認同我的觀點嗎?
請分享本文讓更多人知道我的觀點;或是輸入電子郵件地址訂閱網誌,讓我們一起優化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