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后翼棄兵》中,女主角不止一次讓腦海中的棋局浮現在天花板,並且還可以讓棋局動起來,這種能力是把腦海中的想法轉換成具體的影像,又稱為視覺化。
擁有視覺化能力,不止可以復盤,還可以自己和自己下棋,但這種能力除了應用在西洋棋,還可以用在其它的領域,只要我們掌握了基本的道理,相信誰都可以培養出這種能力。
什麼是視覺化能力?
有些人在他們的專業領域之中,已經達到了出神入化的境界,不少神人等級的高手,只要瞄一下資料,或是看一下狀況,他們大概就知道發生甚麼事情了,甚至他們都還可以預測事情發展的走向,而且十之八九都會猜中。
這些神人不見得每個人都是天才,他們擁有的是強大的視覺化能力,可以在腦海中把想要分析的資料、一件事情的概念或是工作的步驟等抽象事物具體化,產生對應的圖像,並且找到描述這些事物運作的方式,這種能力屬於後設認知(Metacognition)的一種展現。
後設認知能力是一種「知道自己知道」某件事的過程,既然知道自己知道,就可以找到比較好的解讀方式,也可以在心裡建立一個描述這件事情運作方式的思維模型,並持續的比對內心模型跟現況的差距,然後修正自己內心的模型,久而久之,就可以利用內心的模型預測事情的走向了。
視覺化能力分類
依照抽象事物的分類,視覺化能力大致上可以分成三個種類:資料、概念以及工作流程。資料的視覺化是使用點、線或條狀圖示對資料進行編碼,以便將資料的定量資訊用視覺的方式呈現。好的資料視覺化方式可以幫助使用者分析跟推理,使負責的資料變得更容易理解跟使用。
資料視覺化的方法除了可以將資料編碼賦予意義之外,也可以應用到解讀抽象的概念之中。例如我們要解釋平衡的三種方式:穩定平衡、不穩定平衡跟隨遇平衡,講了千言萬語不如就用一張圖來表示,相信我不用講解太多,從字面上的意義跟圖示,大致就可以了解穩定平衡、不穩定平衡跟隨遇平衡分別是哪種狀況了。
至於工作流程的視覺化,最簡單的方法是把每一個步驟的關鍵做法畫出來,並且做成一個流程圖。把流程圖畫出來過程牽涉到辨識完成工作的每一個步驟,以及每個步驟之間的前後邏輯關係,如果我們有辦法把工作流程正確的畫出來,那就代表我們已經對於該項工作瞭若指掌了。
如何培養視覺化能力?
視覺化能力是一種後設認知的表現,最重要就是確認「自己知道自己知道」,因此要在工作的過程中隨時停下來確認自己是否知道剛剛在做甚麼?不管是培養資料、概念或是工作流程的視覺化能力,第一步都是要知道自己在做甚麼,做這些事情的意義為何?
第二步是「培養感覺」。對於資料視覺化能力而言,感覺指的是資料輸入跟輸出的關係,並且有能力判斷資料的離群值;對於概念的視覺化能力,感覺指的是要找到一個適合的方式來描述這個概念;對於工作流程的視覺化能力,感覺指的是把工作步驟寫出來。
最後一步是大量練習,從練習之中不斷比自己內心的模型與外在世界的差距,這會讓我們的視覺化能力越來越強,一旦我們培養出視覺化的能力時,我們就可以很輕鬆的看出資料的狀態、把一個複雜的概念用很簡單的方式解釋,以及把鉅細靡遺的檢視一項工作是否完成。
結語
培養出某一種抽象事物的視覺化能力,等於是長出後設認知的能力,這代表的是有能力在內心建立事物運作的模型,並且具有預測的能力。
後設認知能力跟學習能力還有執行能力有高度的關聯性,後設認知能力越強,我們的學習能力跟執行能力也就越強。
這一切都可以從培養視覺化能力開始。
擁有視覺化能力,好處多多!
你喜歡我寫的文章嗎?你認同我的觀點嗎?
請分享本文讓更多人知道我的觀點;或是輸入電子郵件地址訂閱網誌,讓我們一起優化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