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敗之所以令人難以接受,是因為會傷害「自我價值」跟「自我效能」。常遭遇失敗的人,自我價值跟自我效能都會變低。 自我價值/自我效能感低落的人,通常在面對挑戰時會有逃避的傾向,害怕再度失敗,因為他們覺得自己無法克服挑戰,也不認為自己有資格克服挑戰。
或許對於那些自我價值/自我效能沒那麼高的人來說,抱持著跟挑戰正面對決的心態,是一件太困難的事情。不過如果換個角度想,不要把挑戰當成是挑戰的話,或許可以提升行動意願。
至於怎麼做才可以不要把挑戰當成是挑戰呢?本文提供三種方法:
轉化意義
我們雖然難以改變失敗的事實,但是可以轉化失敗的意義。如果失敗除了羞恥、難堪或價值感低落的感覺,還可以有正面的意義,這樣就可以提升人們願意嘗試的動機。
我們要把焦點擺在失敗之後帶給我們的啟發及學習,如果事情再重來一次的話,我們是否可以避免重蹈覆轍?而不是聚焦在失敗帶來的傷害之中。
另外我們要用慶祝的姿態來面對失敗,因為我們可以學到更多。就連亨利.福特成功之前,也因經商失敗過,但他卻說:「失敗只是另一個提供更明智地起步的機會。」
跳脫框架
讓我問一個假設性的問題:「如果有位好朋友面對跟你一樣的挑戰時,你/妳會怎麼鼓勵他/她呢?」或是另一個問題:「如果有另一個不在乎別人嘲笑的自己,面對同樣的挑戰時,會怎麼做?」
這種假設性的問題,讓我們可以跳脫出自己意識的框架,從第三者的角度看待挑戰的本質,是事情真的太難?還是其實我們的自我感覺在作祟?
在構思假設性問題的解答時,我們可以跳脫框架,在想像解答的過程中,可以觀察到卡住自己執念究竟為何,並解針對自己的執念發展說服的論述。
繪製藍圖
有時候人們被挑戰卡住,是因為看不到通往成功的那條路。如果我們採取摸著石頭過河的策略,把一個大挑戰化成許多看得見的小目標,只要照著順序完成這些小目標,那麼就很有可能克服挑戰。
另一種方式是先在腦海中預想已經克服挑戰的畫面以及場景,再由這些畫面及場景往回推到現實,兩者的落差就是通往成功的方向及道路,我們要先在腦海中植入成功的畫面,才有機會成功。
最後一種情況是我們可能被困在想像中的失敗空間,這時候我們必須要逼自己踏出去,問自己還需要準備多久?等到準備時間到後就馬上行動!動起來才有機會成功。
結語
天下事無好壞,是我們人賦予事情的意義,才衍伸出我們對於事情的感受。這個觀點的延伸應用就是如果我們可以改變事情的意義的話,那麼我們也可以改變對事情的感受。
如果挑戰本身就是一種挑戰,那我們可以改變觀點,把挑戰變成一種做得到的任務或是一種遊戲,那麼就可以提升那些害怕挑戰的人的行動意願了。
相信做得到,就會做得到!
你喜歡我寫的文章嗎?你認同我的觀點嗎?
請分享本文讓更多人知道我的觀點;或是輸入電子郵件地址訂閱網誌,讓我們一起優化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