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篇有提到,當個兼職創業家好處多多,中心思想就是不要把所有的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裡。
但是不要把兼職創業家跟自由工作者搞混,兼職創業家的核心還是創業,也就是打造自己的事業,最基本的就是要取得公司的股權,所以和用工時計酬的自由工作者是不同的。
兼職創業家有四種基本的類型,分別是:投資人、顧問、創辦人及業餘創業家。
1.投資人
成為一個投資人,需要有一定的財力。但需要投入多少的資本?這個問題因人而異,沒有標準答案,或許10%的資本是合理的經驗值,當我們有投資別人的公司時,基本上就是當股東,公司營運只要有獲利,我們都可以得到屬於我們的那一份分紅。
文行至此,應該有人發現其實這個跟買賣股票沒兩樣,其實買賣股票也是符合本文對於投資人的定義,因此如果我們對於欲投資的公司背景夠熟悉的話,那就不妨趁著好時機,投入資本當股東,只是現在股票的買賣都偏向投機型的操作就是了。
2.顧問
很多新創公司請不起所有能幫助推廣業務的人才,此時顧問的角色就顯得很重要,我們可以憑著相關領域所累積的實務經驗,幫新創公司提供專業的見解。而當新創公司的營運有起步的時候,顧問通常也會轉任為更重要的全職職位,我們永遠不知道顧問這個角色可以帶領我們到哪裡去,但是撥出一點時間,幫新創公司解決迫切的問題,在概念上是一個「先試再買」的機會,搞不好我們服務的新創公司就是下一個臉書或Google。
3.創辦人
身為創辦人,我們必須在推展新事業的同時,一邊維持全職的工作,在兩者之間尋求最佳的平衡點。這麼做的用意是在正職之外為自己儲備另一個選項,但是不用冒險放棄現職帶來的收入以及其它周邊效益。身為投資人或是顧問,重點是要打造一個投資組合,但是身為創辦人,就必須要把全部的精力及資源投注在自己的新創事業上,還必須要承擔管理責任。
4.業餘創業家
身為業餘創業家,我們會分配適當的時間和精力在自己熱愛的事務上。也許我們熱愛烹飪的程度大到不只想要讓親朋好友享用我們的料理,也許我們喜愛編織的程度已經超越到幫身邊的人製作編織物,這個時候就可以考慮開始經營一份副業。雖然是用副業的方式經營,暫不打算把熱情的事物當成全職工作,不過我們對這件事情的熱愛程度已經遠遠超過業餘的興趣,只是熱切的希望能有機會能讓自己的技藝有大展身手的空間,同時還可以保有日常的工作。與投資人、顧問或創辦人不同的是,驅動業餘創業家的是熱情,不是利益,不過仍然需要具備創業思維,才可以打造一個自給自足的事業機會。
一旦打通了任督二脈,就很難回去了,如果我們曾經成功的創辦或經營一家公司,那麼我們的人生就會昇華到另一個層級,這時候要再創立甚麼事業,都不會退卻,但是我們也會認清事實,成功的機率並不高,因此需要格外注意。
職涯就像人生一樣,有起有落。有時候忙到沒時間想其它事情,有時候可以比較多的空間跟時間,讓我們仔細思索自己的下一步。有時候夜深人靜時,我們或許會問自己:「現在的生活是我想要的嗎?」
我們可以選擇維持定速巡航模式,依照原有設定繼續向前走,或是開始改變,自己掌握方向盤,關掉定速巡航模式,並且加速前進,開始打造自己的事業!